“面向未来·再定义大学人才培养”高等教育论坛在贵阳举行。
(资料图)
6月22日,由西交利物浦大学主办的“面向未来·再定义大学人才培养”高等教育论坛在贵阳举行。来自学术界、教育界、媒体界的专家及贵州省家长代表、学生代表等百余人,共同探讨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教育应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支持兴趣导向的终身学习,从而应对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带来的挑战。
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利物浦大学副校长席酉民教授,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2022年度“新时代中国杰出教育家”郑强教授,全球化智库(CCG)副主任、国际问题专家高志凯博士,贵阳市第一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曾强分别发表主旨演讲,从多元化视角探讨面向未来的大学教育和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等全社会关切的议题。
“过去似乎有了学历就有了一切,数智时代、人工智能时代的最大特点是有了学历,不见得有未来,因为有学历、有知识的人越来越多,甚至那些机器人、人工智能比80%以上的人都更有知识、更有技能,还更听话。在这个时候,教育的转型迫在眉睫。”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教授说。
席酉民教授。
他强调,面对数智时代,素养教育日益重要,想象力、创造性、融合能力日益凸显,人机融合将成为常态,教育的目的将从消除“无知”转变为使人类具备应对UACC(不确定性、模糊性、复杂性、多变性)的能力。
“我们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导向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未来各种各样资源那么丰富的情况下,不是简单地让自己被这些资源消耗掉,而是自己能利用这些资源去创造价值、做不一样的事。”席酉民教授说。
论坛现场。
据介绍,西交利物浦大学由西安交通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于2006年合作创办,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教育对外开放、与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开展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的积极成果。截至2022年,该校已有13届本科毕业生,他们中约85%选择继续深造。2022届选择升学的毕业生中,超36%进入世界大学排名前10院校,约89%进入世界大学排名前100院校。
在“苏黔结对”的政策背景下,位于江苏苏州的西交利物浦大学每年将很大比例的本科招生名额放在贵州,2009年至2022年累计招收贵州籍本科生1300余人。今年西交利物浦大学在贵州招生117人,其中文科27名,理科90名。据介绍,2023年西浦特设本科新生入学奖学金,旨在奖励高考成绩突出、拥有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具备国际化视野和竞争力的优秀学子。其中最高档“校长特别奖学金”额度为2023年全额学费/学年,最高四年可达35.2万元。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奇
编辑 郝梦
二审 孟剑飞
三审 赵宏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