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余庆法院因案施策,贯穿善意、文明的执行理念,妥善执行了一批涉农民工工资系列案件,取得良好效果。
2020年至2021年,梁某、万某某等20名农民工在牛某经营的某鞋业加工厂做工期间,牛某总共拖欠20名农民工工资81463元。2023年1月10日,梁某、万某某等20名农民工分别向余庆法院申请支付令,15日,法院向牛某下发支付令,限期在收到支付令之日起十五日内支付上述申请人工资81463元。
支付令生效后,牛某并没有履行支付义务。随后,梁某、万某某等20名农民工分别向余庆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相关资料图)
经调查了解,该批案件发生在新冠疫情期间,疫情缓解后,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牛某已将工厂从余庆县某乡镇搬迁到遵义市某区。三年的疫情让牛某工厂的产品滞销,库存积压,境况困难,企业周转资金越发捉襟见肘。
鉴于上述情况,执行法官并没有盲目采取查封工厂、冻结资产等强制执行措施,而是从既要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又要充分保障申请人合法权益的角度考虑,决定采取更加理性的方式执行。一方面到牛某的企业座谈沟通,了解工厂搬迁情况、生产经营情况和面临的实际困难;另一方面下沉走访,了解涉案农民工的家庭收入情况、家庭成员情况,倾听对案件执行的意见和想法。通过对收集到的信息梳理分类,执行法官分别开展思想工作,并按照“轻重缓急”针对性地提出执行建议,最终获得大家的共识。
“有事还得依靠法官……”
“谢谢你们,娃儿的学费有着落了……”
领取工资的农民工自然是满心欢喜。
“让他喘口气,我们也不急这一时半会……”
暂时没有得到工资的农民工也表示理解。
“感谢法官给我们企业发展的机会,感谢农民工兄弟的理解和宽容,我一定信守承诺,按时支付下欠的工资。”
牛某从企业流动资金中拿出41568元,先行支付给家庭较为困难的13名农民工,同时,对另外7名农民工工资的支付也作出了书面保证。至此,该批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系列案件,以13件执行完毕、7件和解执行的方式全部结案。
支持和保驾民营企业开展正常生产经营,是人民法院的职责所在。依法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也是人民法院的职责所在。案件执行过程中,余庆法院从维护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出发,因案施策,避免了强制措施的实施给企业造成不良影响,又维护了农民工合法权益,是余庆法院贯彻落实善意、文明的执行理念的又一成功案例,体现了司法的温度和力度。
原标题:《“有事还得依靠法官……”——一次执行怎样让企业满意农民工开颜?》
标签: